网络对青少年的危害
英特网已成为中学生学习、交流、娱乐的重要平台。对于中学生既是有利,又是有害的。
中学生使用网络,可以较快的方式获取了最新的信息;一种新的人际交往方式对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有了良好的影响;中学生受到网络这一新鲜事物的刺激,更有创新精神,助于学习,不会出现“书呆子”现象。
有害的一方面,主要是精力的分配。上网占用了中学生学习、休息的部分时间,造成学习压力大、时间分配紧张;部分中学生由于深陷网络的虚拟世界,以至于在日常生活中,如上课、睡眠等,也常常想着网上空间,造成了精神不集中等情况。
但究竟是利大于弊,还是弊大于利,这要因人而异,但大多数中学生网民都认为弊大于利。现象表明,通常在这个年龄段的用户,平均每周上网时间越长的,通常受到的危害更大一些。
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还体现在一下几点:
1、对周围人事的不信任和紧张的人际关系
在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,人人都以虚假的身份出现,尽管很多时候,你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或无所顾忌地说你想说的话,但在虚假的身份之下,网络人际关系很少有真实可言,时时充斥着不信任感,人际关系紧张。特别是对于"性格内向"的中学生,网络为其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,但也使他们在"网下"变得更加内向和自我闭锁。
2、价值观念的模糊和道德观念的淡化.
中学生时期,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,好奇心强、自制力弱,极易受到异化思想的冲击。网络既是一个信息的宝库,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,各种信息混杂,包罗万象:新奇、叛逆、而又有趣味性,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宣传论调、文化思想,极易使中学生的人生观、价值观产生倾斜,模糊不清。网络虚拟世界里人际关系的随心所欲,无须承担责任和免遭惩罚的特点,养成了自我中心的习惯,特别是网上暴力、色情、欺诈等,使得迷恋网络的中学生道德素质下降、道德观念淡化。
3、网络安全隐患和网络犯罪现象
网络引发了中学生的安全焦虑。由于中学生生理和心理发育均不成熟、识别是非能力差、自我保护意识不强,极易造成网上隐私失密、网上恐吓、网上欺诈等现象,一旦遇到,往往惶恐不安,无所适从。网络交流的随意性和隐蔽性,又常常使中学生成为受害者。由于中学生极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,使得很多网络受害者又成为侵略者,网络犯罪不断上升
总结:网络仅仅是一个工具,善加利用就是好的工具,用到坏处就成了不好的工具。 青少年朋友在正确的引导下使用互联网,是利大于弊的。